最近国产电影几乎进入了一段时间的空窗期,票房占比被进口大片挤压得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虽然进入了三天的端午假期,但市场依然反响平平,就在这个时候,包贝尔带着一部新片来了,这部新电影还是一部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阳光姐妹淘》,翻拍自10年前的同名韩国电影。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包贝尔人缘的确很好,在这个众人为利所图的娱乐圈,即使包贝尔经历了一系列败掉路人缘的事件,以及拍出无数烂片后,依然有很多明星站出来为他的新片打call。前不久刚通过《你好李焕英》大获全胜的中国“第一女导演”贾玲,还特地为包贝尔发了长文安利,最后直言“拍得真的很好”,看上去真情实感的安利文,实则是贾玲用自己的口碑为包贝尔引流,此举有多大风险、这部电影到底值不值得,贾玲不可能不知道,只能说明包贝尔的人缘的确厉害。在《阳光姐妹淘》的首映会上,包贝尔更是把半个娱乐圈都拉来了,有黄圣依、霍思燕等一线女星助阵,宣传这部电影的“女性朋友”话题,大家纷纷回忆起自己青春时最好的朋友,还找来的巩汉林为其发声:“这是最高的喜剧境界!”这一波宣传造势下来,把观众都震住了,这电影到底得有多好看?结果,电影正式公映当天,豆瓣上却呈现了另一番景象,和包贝尔用好人缘找来的明星宣传不同,这才是来自普通观众的真实评价。“逐帧翻拍,感觉几乎不需要导演”“照搬照抄,改的水土不服”,明星们的称赞不绝和网友们铺天盖地的差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阳光姐妹淘》是包贝尔导演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作品则是同样翻拍的《胖子行动队》,在豆瓣收获了4.2的超低分,本以为包贝尔会痛定思痛,放弃翻拍改编国外电影的想法,结果《阳光姐妹淘》也是翻拍,这一次他的“抄”的是10年前家喻户晓的韩国青春电影。原版早在年上映,是著名韩国导演姜炯哲的作品,该片在当年拿下了象征韩国电影最高荣誉的大钟奖,还在韩国院线霸屏两月之久,观影人数超过万,是当时空前绝后的“国民电影”,姜炯哲也凭借该片一炮而红,该片到了国内也是被影迷称为“必看的经典青春电影”,稳居于豆瓣电影的TOP。原版《阳光姐妹淘》的巨大成功,来源其剧情对最真挚动人的姐妹情的呈现,让几乎所有女生对之共鸣,不分国籍,因此也吸引了各国相继翻拍,连西方观众也被征服,这也不难预测这样一股”翻拍风“会吹到国内,毕竟近年来国内本就没有多少原创的好故事了,资本必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现成的好剧本。包贝尔的好人缘不仅体现在宣传造势上,国版《阳光姐妹淘》请来了曾黎、张歆艺、马苏、倪虹洁等知名女星出演”成年姐妹淘“,据说这部电影从年开机,还经过了层层挑选才确定了七位戏份最为重要的”少女姐妹淘“。国版《阳光姐妹淘》讲述的故事和原版并无二致,医院偶遇了癌症晚期的旧时好友林青,为了完成好友想让姐妹淘重聚的愿望,张丽君踏上了寻找高中时期“阳光姐妹”七个小伙伴之路,随着成年后的姐妹一一出现,那些关于青春的回忆也慢慢浮现出来。原本的电影采用双线叙事,成年主角们和少女主角们两线并进,随着剧情的推移逐渐相交,回到现实,青春时间埋下的伏笔也在成年后给出解答,而这七个姐妹中,有雷厉风行的大姐姐,有仗义搞笑的小胖子,有出口成脏的不良少女,还有一个人人艳羡的校园女神,包贝尔的版本也几乎照搬了这些人设。包贝尔在很多地方上选择了“完全复刻原版”,比如转场、调度和叙事节奏上,都是“新瓶装旧酒”,但在很多地方上他又选择了所谓“本土化”的改变,比如服装、场景上,这些都让观众觉得,包贝尔是对着原版剧本照抄,然后在服装和场景这样的小细节上进行了汉化,就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中国版本翻拍”,实则是偷懒还想投机取巧。因为故事的内核,以及七个“阳光姐妹”之间的互动,几乎细到一个动作和一句台词,都是从原版搬过来的,如果看过原版的观众再看这一版,会给人一种在看低配国语版配音的感觉。仔细对比一下近几年扑街的国产翻拍电影,大部分最大的吐槽点还是“魔改”,所以也能理解包贝尔为了保守起见,完全照抄原版,但这样的翻拍实在是毫无诚意可言,没有一点导演自己的东西,整部电影拍下来,导演包贝尔到底对原剧本和人物理解了多少,观众看不出来。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的国内导演有陈思诚和柯汶利,年他们合作的《误杀》,也是从一部印度电影翻拍而来,但他们在拿到剧本后首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误杀》中”摔跤场”“山羊”和警察在雨夜开挖坟墓等剧情都是中国版原创,而且叙事手法也更有新意,这也是《误杀》成功之所在,取其精华,还能在其基础上增加亮点。而包贝尔在《阳光姐妹淘》中依葫芦画瓢就算了,还偏偏删掉了很多原版里极为重要的细节,只保留了编辑或是他自己认为的“宏大感人场景”,导致原版叙述的珍贵姐妹情谊到了这里变成了廉价的煽情,还有许多很有趣的小细节,都可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让人物更加鲜明,结果包贝尔都删了。比如一开场,医院看望母亲,母亲正和病友们在一起看狗血偶像剧,病房里都是此起彼伏的聒噪声,母亲对着剧情大加吐槽的样子让她聒噪市侩的人设一下子出来了,还给了电影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而包贝尔这一班则完全删掉了,主角母亲也成为了一个出场两分钟的脸谱工具人。然后,原版主角探望完母亲准备返回时,路过一间病房,看到了门牌上似曾相识的名字,在门口反复确认了几次,然后回家翻开了高中时的同学相册,这才想起了曾经的好友,医院时,才迈进了好友的病房,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原版导演对细节处理的到位,给了主角一个情绪递进的过程,让两人的再次相遇显得十分真实。而包贝尔对这一剧情的处理简单粗暴,主角在门口看了一眼正好认出了好友的名字,径直就走进去叙旧了,整个相见只用了一个镜头,省略了主角回忆到通过同学相册确认的过程,直接迫不及待地让两个人赶紧见面,好推进下一步的剧情,不仅让节奏显得混乱,还让主角和好友的相见充满了一种刻意感。之后的剧情,对“阳光姐妹”的展开是剧情最吸引人的部分,七个姐妹的性格迥异以及在一起时经历的好玩情节,都是原版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但包贝尔处理这些剧情时虽然几乎照搬,但也没有抄到精髓,戏份的分配上主次不明显,有种走马观花的感觉,导致电影看完,观众说不定都没把七个年轻演员的脸认全,根本说不出谁是谁。最后,电影里还有包贝尔夹带的私活,他设计主角哥哥学摇滚的剧情,并借角色之口表达了“不要放弃自己梦想”,然而他作为导演,从第一部作品到现在的六年时间,依然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证明自己的导演才华,或许梦想不是说说而已的口号,包贝尔需要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当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