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叹微电影大多像广告 欲用微电影拍敏感话题
张杨叹微电影大多像广告 欲用微电影拍敏感话题
Time 19:53:12 情感驿站 星座男女
娱乐图片中心
找到相关图片(共张)
未找到相关图片
娱乐图片中心|查看图集
(/21)
转发到微博
主持人胡海泉
对谈现场-2
对谈现场-3
对谈现场-4
对谈现场-5
对谈现场-6
对谈现场
张一白-2
张一白
张一白、张杨-2
张一白、张杨
张杨-2
张杨-3
张杨-4
张杨-5
张杨
群访-2
群访-3
群访
胡海泉-2
胡海泉
5月1道(文/小妮图/663)4月30日,导演张一白和张杨(微博)来到“玛克思大爬梯交谈爬梯”,和主持人胡海泉一起,与青年人分享对他们青春、爱情和梦想的理解。早前,张杨导演的微电影《老人愿》在京首映,谈及对微电影的感受,张杨称目前微电影的限制较少,但大多数微电影获厂商投资拍得更像一个长广告,将来他若遇到感兴趣的、大电影无法涉足的敏感题材,他会用这个形式来拍摄。
张一白自嘲拍爱情题材纯属“缺啥补啥”
本次“交谈爬梯”的主题是《谈“青”说爱》,谈及青春,张杨被曝上大学时“很潮”,在八十年代就穿破洞牛仔裤,喜欢摇滚还组了乐队;张杨还坦承曾在张一白拍摄《将爱情进行到底》时奉献自己的恋爱日记。张一白则笑称自己一直拍爱情题材属于“缺啥补啥,用电影圆梦。”
在随后的互动提问环节,谈兴正酣的三个老男孩更是席地而坐,引发现场的小骚动。一位观众借《昨天》台词直问嘉宾“何为活明白”。对此,张一白连称自己“还没活明白”,。他说,自己起初没有当导演的志向,懵懵懂懂地拍了《将爱情进行到底》和《开往春天的地铁》,等立志要当导演却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场,他分享了自己的低谷励志名言——“快好了”,希望大家在等待中不要放弃。张杨则建议青年朋友在20岁时建立一个独特的世界观,一边成长、一边补充。
张杨感叹中国电影限制多和国外大片没法比
张一白监制的《*金大劫案》和张扬执导的《飞越老人院》都面临五一档对抗“好莱坞大船”的情况。现场,两位导演也少不了被问起他们对国产影片与国外大片竞争的看法。对此,张杨称,国产影片在技术上没办法和好莱坞大片相比,只能在题材上下功夫,无奈电影审查严格,题材上限制太多,所以两方面都弱,没办法和好莱坞大片硬碰硬。相比之下,张杨认为微电影的限制就少了很多,适合拍一些较为敏感的、大电影无法涉足的题材,将来他遇到感兴趣的敏感话题,一定会考虑用微电影的方式表达。
不过,张杨也谈到了对当下微电影现状的担忧,他说现在的不少微电影都有厂商赞助,融入了太多商业元素,更像一个长广告,“微电影确实成本也不小,我的《老人愿》也花了200多万。”张杨说,现在私媒体发达,希望有志于电影的青年人从拍一些很小成本的微电影起步、练手,最重要的是独特的视角、个性的表达。
此次交谈爬梯是首届“玛克思大爬梯”音乐生活节的六大版块之一,该版块以名人对谈的方式凝聚当下热点话题,引发年轻人对生活的思考。5月1日交谈爬梯还将迎来柴静和赖声川,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所处的时代。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