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面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变句容旅游发展模式打造环南京休闲度假带 [复制链接]

1#

转变句容旅游发展模式 打造环南京休闲度假带


句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有茅山、宝华山、九龙山、赤山湖、南山农庄等2个国家4A级旅游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座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和1个国家森林公园,集道教、佛教和革命三大圣地于一体,全省独此一家,全国也只有五个,发展旅游经济潜力巨大。我们深深感到,句容旅游业要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在更高的平台上、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着力打造环南京旅游休闲度假带,加快旅游业从一般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发展模式转变。


上篇 解读环南京旅游休闲度假带


环南京旅游休闲度假带包含了四层含义:“环”表明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片区域,句容自长江开始由北向南环绕南京;“南京”表明句容重点瞄准的是以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大中城市群区域性旅游市场;“旅游休闲度假”是指所提供的产品,“旅游”是传统的观光型内容,“休闲度假”是新产生的休闲市场需求,“旅游休闲度假”是一个复合型产品,对大多数国内旅游者来说,现阶段休闲旅游还离不开观光;“带”指的就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既要有较大的单体规模,更要突出成片发展的群体规模。确立这样的目标,综合考虑了句容旅游发展现状、外部市场需求与自身资源优势等各方面的因素。


从发展现状看,打造环南京旅游休闲度假带是解决制约句容旅游发展主要问题的迫切需要。“十五”期间,句容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年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列江苏省县市第六位、第八位,年均增幅超过25%,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句容旅游业增加值仅占GDP的7.2%,离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旅游总收入与年接待游客量增长不平衡,年接待游客量为溧阳的86%,但旅游总收入仅为溧阳的52%,旅游业有品牌优势,但远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有清晰的问题链:句容的旅游结构单一(仍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只是游客心中的中转、过境、节点型旅游地)→导致了旅游配套设施的明显滞后(全市仅有星级饭店4家,农家乐不足100家,留不住客成为大问题)→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服务链短,更直接影响了句容旅游业的综合效益。而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稳定、价值链长,只要做好产品,就能形成稳定的长期市场,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并将吃住行游购娱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多个领域的消费链,这是当前解决制约句容旅游发展主要问题、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


从外部形势看,打造环南京旅游休闲度假带是承接巨大客源市场的必然选择。从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看,世界已经进入休闲时代。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休闲度假市场已被充分激活。从时间维度看,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休闲时代。长三角地区的人们已经具备了休闲旅游的三大动机:第一是有钱。国际经验表明,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将普遍产生观光需求,人均收入达到2000美元休闲需求开始出现,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爆发,句容及周边城市已经达到了第三个阶段。第二是有“闲”。现在国家法定公休假的时间达到114天,如果加上带薪休假,休假时间会达到130天,这就意味着城市生活的三分之一有可能转移到休闲上来。第三是有渴望。城市生活节奏过快,对人的心理是一种压抑,人们在有闲又有钱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休闲度假的念头。通过“偷得浮生半日闲”,来调整心态、放松心情;通过休闲度假,来追求康乐、康体等更高层次的享受。这种休闲观的逐步萌发,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预示着旅游休闲度假带广阔的发展前景。从空间维度看,正在快速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有着中国最强劲的旅游消费需求。随着宁杭、宁常以及城际轻轨等一系列交通设施相继建成,句容与南京的同城效应将不断放大。据统计,南京人口总数约600万,去年城镇居民出游率达84%,农民出游率达56%;全国各地来宁游客有3800万人。如果有5%的南京市民和1%的来宁游客过境句容,市场就相当可观。现在南京周边地区的休闲旅游也正处在打品牌、抢市场的关键发展阶段,对句容旅游业加速发展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共123页 当前页: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