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是否应该取栓一直争论不休。随着取栓技术的进步、器材的更新,M2段甚至更远端分支的取栓已不具难度,也愈加安全。对于临床症状明显,NIHSS评分较高的M2段闭塞,迅速再通病人也能明显获益。今天汇报一例M2段闭塞再通病例,器材选用了蛟龙取栓支架联合银蛇颅内支持导管,轻松实现了一次再通。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展播
病史介绍
男性,48岁。
主诉:发现右侧肢体无力两小时,距最后正常时间8h。
查体:意识清,混合性失语,双眼左侧同向凝视,无眼震,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肌力1级,右下肢Babinski征阳性。
入院前mRS:0分,入院NIHSS评分18分,ASPECTS:9分
影像学资料
术前CT
DSA
DSA结果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下干闭塞(红箭头),同时可以看到M2上干远端中央沟前动脉远端闭塞(白箭头)。
手术过程
8F导引导管置于做侧颈内动脉颈段,将银蛇6Fcm颅内支持导管置于做侧颈内动脉床突段。Traxcess微导丝配合rebar-18微导管通过M2下干闭塞段,置于大脑中动脉远端,侧位超选择造影证实所选血管为闭塞段远端分支,且远端血管通畅。
于闭塞段释放蛟龙4-30取栓支架,图为支架释放后形态。
静置5分钟后,将银蛇导管抵近血栓,结合负压抽吸,缓慢撤出支架,取出暗红色血栓一块,复查造影显示大脑中动脉下干大部分开通,eTICI2b级。
术后即刻
术后24h:意识清,运动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肌力3级。NIHSS11分。
术后第一天复查CT,PH1型梗死后出血。
术后48h:意识清,语笨,右侧下肢肢体肌力4级,右侧上肢肢体肌力3级。NIHSS评分:4分。
术后48h复查DWI+MRA
术后7天:意识清,语笨,眼球运动正常,右侧上肢3级,下肢4级,肌张力正常。NIHSS评分4分。
经验体会
本病例虽然是M2段下干闭塞,但病人有较重的临床症状,侧位DSA显示额叶后部及顶叶供血动脉缺失,症状与影像学因果相符,有开通的必要性。病人为不明原因卒中,但NIHSS评分18分,存在运动、感觉、语言等多中枢受累,而ASPECTS仅有8分,存在NIHSS-ASPECTS不匹配。因此,虽未经过CTP、DWI评估,也获得了较好的预后。
国产的蛟龙取栓支架在设计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在经典的卷曲式设计基础上,加入了S型侧边螺旋结构,使支架的血栓捕获能力更强,增加了一次成功再通率。并且蛟龙支架有更丰富的型号选择。此病例为M2段下干闭塞,同时可以看到M2上干远端中央沟前动脉远端闭塞,提示这可能是一个栓塞病变,并且血栓原位置可能为M1,血栓在术前发生了碎裂。对于栓塞型的闭塞,选用大而长的支架,开通率可能更高。因此我们选择了4-30蛟龙取栓支架,这一型号是其他品牌不具备的。银蛇颅内支持导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抽吸能力,6F的导管成功送至M1末端,大大提高了一次开通率。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设计特点蛟龙取栓支架:
术者简介
张广
哈尔滨医院
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硕连读(七年制)专业,工作于哈尔滨医院神经外科,从事神经介入工作。
担任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分会脑血管疾病介入专业学组委员。
研究方向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及血管内治疗。
–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学术医学中心跟随MRCLEAN研究团队从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研究。
第一作者在《Stroke》、《InterventioalNeuroradiology》期刊发表神经介入相关研究2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
曾获黑龙江省卫健委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一等奖2项,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
史怀璋
哈尔滨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往期精彩回顾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