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面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出血部位快速辨识,脑出血的预防,建议应 [复制链接]

1#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畸形等。该病发病十分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

脑出血部位快速辨识

1、壳核—内囊出血统称基底节区出血。典型内囊出血呈凝视病灶,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的“三偏”症状,出血急性期患侧肢体呈弛缓性,反射(包括病理反射)引不出;数天至数周后呈中枢性偏瘫,位于优势半球侧可以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3%——31%,国内报道占17.3%。常为丘脑膝状体动脉引起的丘脑外侧核出血或丘脑穿通动脉破裂引起丘脑内侧核出血。少量出血局限在丘脑,临床上见病灶对侧半身深浅感觉缺失,自发性偏侧疼痛或感觉过度,出血波及或压迫内囊时可出现对侧偏瘫,但大多数病人以意识障碍和偏瘫起病,可出现丘脑性失语——语言慢,重复语言,发音困难,复述差等。

3、脑叶出血以额、顶、颞多见,临床上缺乏神经系统体征或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

4、小脑出血国内报道占脑出血的3.4%。以起病急、眩晕、头痛、呕吐为特点,少数人出现强迫头位。发病初期90%神志清楚,多可检查出小脑体征,有时有脑干体征,约20%病人病情可呈进行性加重,48小时内昏迷、死亡。

5、桥脑出血原发性桥脑出血国内报道经CT证实的脑出血中占6%,起病急,危重,多迅速死亡。以运动障碍、呕吐、两瞳孔呈针尖样缩小最多见,其次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多见。

6、脑室出血。任何部位的脑出血,当血肿破入脑室中时称继发性脑室出血,如尾状核头、丘脑、壳核等出血破入脑室。脑室直接发生出血为原发脑室出血,如脉络丛血管,室管膜下1.5厘米区域内出血。脑室出血往往1—2小时内昏迷,量大时引起急性脑脊液循环梗阻,脑干受压,出现去脑强直状态,双侧病理征阳性。

脑出血的预防,建议应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控制高血压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老年人一旦确诊高血压,必须长期坚持服药治疗,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定量服用,以降低和稳定血压,避免自行增减降压药物的种类和药量,以免血压波动和反跳。要定期测量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观察用药效果,保持血压稳定。

2、调整情绪保持乐观,避免大喜大悲大怒。

3、戒烟戒酒,烟和酒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的人,尤其应戒烟酒。

4、生活规律要建立合理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脑出血发生,老年人要尽量避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

5、防止跌倒多数老年人都患有动脉硬化,加上血管壁较脆弱,若不小心跌倒,易造成颅内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因此老年人在日常活动和锻炼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跌倒。

6、足量饮水体内缺水时,会使血液变稠,血流变慢,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因此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水,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尽管脑出血出现高发趋势,但脑出血可防可治,老年人大可不必谈虎变色,应积极调整心态,坚持用药,并定期门诊随访,才是有效降低脑出血发病的关键。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END-

感谢大家的阅读,你的阅读是对小编的鼓励,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小手轻移点一下右下角,点“好看”,谢谢对小编的支持,小编一定每天给你们带来更多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