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面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市级特色专科针灸学科带头人王刚一根银 [复制链接]

1#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医院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则离不开优秀带头人的引领。日前,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发文,医院针灸科被确定为佛山市“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作为针灸学科带头人的王刚副院长,从医15年,在患者眼中,“针灸神手”“一根准”已是响当当的“品牌”,但他却认为,这些“品牌”源于切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患者眼中的“一根准”

针灸,看似简单,其实不同穴位、时节、体质的进针方式差不多可以写一本书。

王刚副院长说,扶正要用温补的手法下针,祛邪则要用清泄手法。人生而不同,穴位深度各异。针进皮肤后,医生通过手感来摸索穴位,或上下提插,或左右捻转,每一次的挪动不过几毫米,肉眼几乎难见。如何掌握“度”?王刚副院长的解释是,就像烧菜,不能一克一克加调料,主要靠经验和悟性。但在记者看来,“经验与悟性”离不开勤奋二字。据了解,他常常研读中医经典,日夜细看穴位卦图,把人体的穴位都牢记于心。每次给病人扎针,这幅图就像是“附着在病人身上一样”,不用量度思索,一针到位。

几根银毫+耐心取得患者信任

从医10多年,被王刚副院长治愈的病人数以千计,他记得曾接诊过一位被头晕困扰多年的伦女士,经过详细检查发现他患上的是颈源性眩晕,缘由是颈椎力改变导致眩晕。于是王刚副院长结合针灸与服用中药同治,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伦女士多年头晕被治好了。

后来,他又接诊了一位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近20年的患者,常年反复的看病、吃药和复发让她几乎得了焦虑症,偏执地觉得命运对她不公。每次看医生,她都非常不信任,每每医生向她提出治疗方案,她都会逆反地回应:“试过了,没用。”在找到王刚副院长之前,她已经换了很多位医生。王刚副院长深知,对于一位这样患有无法根治慢性病的病人,消除她的心理戒备,争取得到她的配合才是治病的根本。“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给她做了一个小时的心理疏导。”他说,就是这样每次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患者放下了戒备之心,信任治疗方案,让病情得到了缓解。王刚副院长坦言,正是这一根直径不过0.2毫米的银针,让他们这一辈人有幸见证传统中医随着岁月沉淀而愈发迷人的光芒。

中医针灸的守正与创新

一个多处关节因风湿变形不能动弹的患者,王刚副院长用针灸给他治疗了1个月,现在患者已经完全治愈。一位急性腰扭伤的病人前一刻还僵直不能动,只扎扎针片刻,就神奇地康复了……

过去,针灸主要针对常见简单疾病,而现在越来越多疑难复杂疾病患者从中受益,目前能覆盖到的疾病种已经达到上百种。不过,坚守并非守旧。为了适应现代人疾病谱和体质的变化,古早医学正在不断自我调整改良:传统的粗针不断“瘦身”,从最初的2毫米减到0.18毫米;最早的针法针感强烈,病人会有明显的酸麻痛感受,现在经过手势、剂量改进,愈发轻柔。“过去治病比较粗放,重效果轻生存质量,现在更注重人的舒适度。”目前,王刚副院长在运用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病、眩晕、肩周炎、腰痛、膝关节痛、中风后遗症、面瘫、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疾病方面造诣颇深,是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佛山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佛山首届好医生、广东省中医师承导师、首届岭南中医临床名匠优秀医师......被媒体誉为“岭南飞针王”。

专家介绍

王刚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中医师承导师、汉章针刀医学传承人、佛山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首届岭南中医临床名匠优秀医师、佛山首届好医生。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病、眩晕、肩周炎、腰痛、膝关节痛、中风后遗症、面瘫、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疾病。王刚主任行医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精通针灸,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讲究医易同源,因其行针快、准、稳及“一剂效,两剂止”的显著疗效,深受患者赞誉,被媒体称为坊间“飞针王”,曾多次受邀广东省电视台、佛山电台等媒体任特邀嘉宾为市民普及健康知识。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楼3楼室风湿疼痛诊疗中心

出诊时间:周三8:30-12:00

来源:健康佛山文章有删改▼往期回顾▼上火了,咽痛、嘴起泡喝凉茶有用吗?其实凉茶不一定适合你湿疹为什么治不好?医院博士张立志告诉你!喜讯!医院针灸科被评为佛山市“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

编辑:医院宣传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