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偶然间在网上看到网友提到的一个问题,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背景是在年初,ATT作为运营商放弃销售华为手机。这个问题其实是有bug的,因为华为在美国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业务,仅有的业务也是与ATT等大运营商不愿去的偏远地区当地运营商合作。所以多年来,两家公司都是在楚河汉界两边,各自发展各自的。
各方面介绍华为的文章很多,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下ATT这家公司。
ATT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公司总部图片来源:网络
一、诞生19世纪人类有很多项伟大的发明,这个表格不管怎么排,前十名里有一项发明都一定会入选,这就是电话。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电话,世界将会完全不同。而现今全球最大的电信公司,就是美国的ATT。
电话的真正发明者是谁,一直存在争议,美国国会年6月15日判定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者。
AntonioMeucci安东尼奥·梅乌奇图片来源:网络
加拿大国会则于年6月21日通过决议重申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
Alexander_Graham_Bell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伊莱沙·格雷是电话的发明者。
Elisha_Gray-伊莱沙·格雷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没有争议的是,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于年3月获得了这项专利,随后又创建了公司,在全美对电话业务进行推广。
年3月10日,贝尔对助手说:“沃森先生,过来,我想见你”,这句话是通过电话说的。短短的一句话标志着电话时代即将来临。
早期的电话通话形式图片来源:网络
一年后,贝尔找到了支持自己业务的投资人,其中就包括J·P·摩根(J.P.Morgan)。贝尔于年顺利地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BellTelephoneCompany),年又成立了新英格兰电话公司(NewEnglandTelephoneCompany)。两家的模式是将电话业务授权给芝加哥、波士顿和纽约附近的当地运营商。
到年,贝尔将自己在两家公司的股份卖给了波士顿的一个集团,该集团将两家公司合并为国家贝尔电话公司。这个举动并不奇怪,因为在各国数得上数的电信公司,多数都是国营公司,不论是中国移动、德国电信还是西班牙电话公司,全都如此。这些公司早期出现时,都是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来运行的,多数还都是由邮政部门运营。很多人认为,美国的电信公司不是国有的,但其实也差不多,因为现在主要是四家大型运营商在把持着,各地在分散些地方性的小公司。
扯句题外话,现在美国有四大电信运营商,分别是AT&T、Verizon、T-MobileUS和Sprint。
电信运营商Verizon图片来源:网络T-Mobile中文名叫德国电信,而T-MobileUS虽然名字看起来和德国电信有关,实际上这个名字是年才出现的,年德国电信以亿美元将其收购并更名为现在的名称,在此之前一直是家纯美国公司。ATT曾在年试图收购T-MobileUS,后被叫停;T-MobileUS又从年开始运作与Sprint的合并,现在仍未完成,如合并成功,两家公司将从第三、第四的位置,一跃成为美国第一。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其实都和小公司没什么关系。
T-MobileUS和Sprint图片来源:网络说回贝尔公司,当时贝尔公司拥有通信专利,做出的选择是将运营业务授权出去,而不是自行建立运营网络来主导把控,主要是基于时间和资金的考虑。贝尔的专利不是一项无限期专利,所以贝尔公司需要在竞争对手出现之前,用有限的时间来覆盖尽可能多的区域。通过授权,贝尔公司既扩张了业务,又省去了数百万美元的新区域扩张费用。贝尔在授权时也掌握着主动,它与各个独立运营商签订5到10年的合同,这些运营商每年向贝尔公司支付每部电话20美元的费用,合同到期后,贝尔公司还有权对运营商进行优先收购。这笔交易相当划算:不需要在电话基建上花一分钱就能获得固定收入,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还可以买下运营商的全部股份。
“贝尔系统”的标志变化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贝尔有更需要花钱的地方,所以最终贝尔公司只购买了大多数运营商30-50%的股份。这个更烧钱的项目就是长途电话业务。贝尔公司在授权时,对各个运营商都有地域要求,可以在自己的区域内扩张,但是不能越界竞争,越界合作也不可以,不论对方是不是运营贝尔公司的业务。这种区隔就是长途电话业务的机会,而贝尔又是唯一一家有足够财力和技术建立自己长途电话网络的公司。在扩张长途电话业务时,贝尔公司负债累累,但是非常值得,因为贝尔公司完成了对长途电话业务的垄断。
年,贝尔公司成立了一个子公司来管理长途电话业务,并将其命名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简称就是为人所熟知的ATT。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长途电话业务成为了贝尔公司支柱业务。即便是在专利已经过期很长时间以后,ATT仍然是唯一一家能够在全美范围内提供服务的公司,到年,也在实际经营着美国一半以上的长途电话业务。
ATT各时代的标志变化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的固定电话业务发展很快,需求很大,供给又只有这么一家,所以其服务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你可以投诉,甚至去政府主管部门去控诉,但是如果你想打长途电话,还是得用ATT。服务质量不好,给公司带来了公关危机,而公司此时的负债情况并没有好转,JP摩根看准机会得以参股控制ATT,并任命自己人西奥多·牛顿·韦尔(TheodoreNewtonVail)为总裁。
TheodoreNewtonVail西奥多·牛顿·韦尔图片来源:网络
西奥多·韦尔着手恢复ATT的形象,并决定在研发上投入巨资,于年建立了现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不过,贝尔实验室现在归诺基亚所有,近一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世界领先的科研机构之一。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共获得了9项诺贝尔奖和4项图灵奖,包括晶体管的发明、“C”编程语言以及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大爆炸理论的关键证据之一)。
说回ATT,到二战开战前,公司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把其他公司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得益于激进的收购策略,ATT控制了全美绝大多数有线电话和超过98%的长途电话业务。ATT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主要归功于旗下贝尔实验室和西部电气公司(WesternElectric,ATT于年收购的有线电话制造商)的研究。ATT在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到了战后也兑现成了经济收获,因为长途电话业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增长。
二战后美苏进入冷战对抗期,贝尔实验室再次参与其中,成为太空竞赛的主要参与者,这次是利用的是卫星技术。ATT的通讯卫星“电星-1”号(Telstar1)是第一颗通过太空转播电视和电话的卫星,也是第一颗跨大西洋实况转播卫星。
Tesltar1“电星-1”号图片来源:网络
ATT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密切,但是这些合作都是研发方面的,在商业领域ATT则面临着竞争和监管的双重压力。
二、分拆年,ATT签署了一份协议,要求将其固定电话业务专利授权给任何对此感兴趣的公司,这个标志性事件,被看作是ATT垄断终结的开始。年,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进一步裁决迫使ATT允许第三方接入他们的网络,目的是中止ATT对长途电话业务的垄断。这项决议客观上促成了电话答录机、传真机和调制解调器的出现。虽然种种措施给垄断撕开了口子,但是ATT仍然具有优势话语权,相关部门花了8年时间来和ATT打官司、谈判,最终达成一致。年,美国政府诉ATT公司的反垄断诉讼,以ATT的解体而告终。年,美国司法部依据《反托拉斯法》拆分ATT,分拆出一个继承了母公司名称的新ATT公司(专营长途电话业务和通信设备的制造)和8家本地电话公司(从事市话业务)。
这些新公司中有7家被称为“BabyBells”(翻译为“婴儿钟”不合适,但也没有更好的翻译,baby指的是巨无霸的孩子,bell指的是贝尔系统。还有一个原因,是ATT的标志是个小铃铛,下图为实际应用中的“贝尔”标志)。
“贝尔系统”的铃铛标志图片来源:网络
这七家公司分别是美国信息技术公司(Ameritech)、大西洋贝尔(BellAtlantic)、南方贝尔(BellSouth)、纽约电信公司(NYNEX)、太平洋电信(PacificTelesis)、西南贝尔(SouthwesternBell)、美国西部公司(USWest),其中大西洋贝尔和纽约电信公司后来合并为Verizon,西南贝尔买下了太平洋电信、美国信息技术公司、南方贝尔和新ATT,且更名回AT&TInc.。所以可以说,除了美国西部公司(USWest)以外,其他的BabyBells都以各种方式重新走在了一起。
三、转型而且现在来看,这段短暂的“分别”对ATT来说也不见得全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新机会。因为之前ATT会想要尽可能的维护自己的业务,但是分拆之后就不得不去进入新领域来发展业务,虽然转型很难,但是这种倒逼也使得他们义无反顾地转向互联网。随后的20年中,计算机行业飞速发展,为了跟上行业脚步,公司不断地改变策略。ATT的长途电话业务在逐渐受到侵蚀,部分原因是分拆法令,部分原因是光纤的发展。也算是无巧不成书,光纤的灵感来自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的光电话,这种光电话早在年就可以利用光来传输语音信息。
贝尔发明的“光话”装置原理图图片来源:网络
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重组,ATT和Verizon在无线网络领域也占据领先位置,同时也是美国的前两大手机供应商。
年,ATT还收购了卫星电视服务公司DirecTV,这家公司提供众多主流电视频道的信号,如ESPN、HBO和众多主要新闻网络。收购DirecTV花了ATT亿美元。
ATamp;T和DirecTV图片来源:网络年,ATT斥资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还有一种说法是收购价格为亿美元,两种说法都有报道,以亿美元作依据的较多,此处也使用亿这个数字),ATT也借此成为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相关部门曾因涉嫌垄断对收购时代华纳做出调查,到年时美国司法部无条件批准了ATT对时代华纳的收购。
ATamp;T和时代华纳图片来源:网络四、大而不倒看到有人对ATT的评价是“帝国衰落”、“跌下神坛”,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合适,因为在财富杂志(《Fortune》)发布的《年财富世界强排行榜》中,ATT排名第25位;财富杂志(《Fortune》)发布的《年世界强最赚钱的50家公司》排名中,ATT排名第17位;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强》排名中,ATT仍然高居第5位;在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百强榜排名中,也高居第5位。这么一家掌握了基础设施的公司,一家进入门槛极高的公司,就如同李超人的长江集团在香港的地位,可能很少上新闻,可能很少有曝光,可能很少有突破性的科技产品诞生其中,甚至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用着它的业务,但是永远不可以忽略它,毕竟强大如华为,没办法与ATT合作的话,也很难在美国发展手机业务。
在这里可以非常武断地下一个结论,就是ATT不与华为合作,技术上的确会落后,但是基本上不影响赚钱和其在美国的地位。因为通信领域天然具有排他性和垄断性,像墨西哥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是通信行业的,
CarlosSlimHelu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图片来源:网络
印度排名第3(年)的富豪希夫·纳达也是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的,
ShivNadar希夫·纳达图片来源:网络所以赚钱多的,未见得是技术好的。如果这方面不好理解,那就打个比方,可口可乐这么赚钱是因为技术领先吗?ZARA让老板阿曼西奥·奥特加成为西班牙首富是因为技术先进吗?并不是。对公司来讲,技术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合适最好。
AmancioOrtega阿曼西奥·奥特加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如果不更新技术的话,我们还可以做个大胆的推断,如果不与华为在先进技术上开展合作,ATT就会变成一家虽然可以大笔赚钱,但是失去未来的公司,失去商业回旋空间的公司。如果不好理解,我们就再打个比方,中国的运营商之前每年有大量的短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