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好用的补血良方!
补血剂
适应证:血虚之证。
主症:面色无华,头目眩晕,唇爪不荣,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量少色淡,闭经不行等。
常用药:熟地*、当归、白芍、阿胶、龙眼肉等。
代表方: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
1.四物汤:
四物汤中归芎,白芍熟地加成,入营调和冲任,血家百疾通融。
方剂组成: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熟地*15克。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用于营血虚滞证之头目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不行,脐腹疼痛,面色及唇爪无华,舌淡,脉细弦或细涩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熟地*为君药,甘温滋腻,养营补血;当归为臣药,辛而温和,补血行气;芍药、川芎为佐药,养血敛阴,祛瘀止痛。四味药中,有血中血药、血中气药,以补为主,补中有行;以和为用,和中有化。诸药合用,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共成补血调血之功。
本方为补血调血之基础方,原本为外治疗伤所设,后为妇人诸疾所用,而后成为各科治疗相关疾病的通用方,足见其影响力和奥妙处。
结语:人之动力,气血而已;人之疾病,气血而为。论血之为病,几无血实之疾,而以虚证居多。治病必治血,上工之治也。四物汤是补血调血的基本方,没有不用此方而为医者,正所谓《汤头歌诀》中“血家百病此为通”之义。地*有生熟之分,用熟者,取其补也;如血病在热,可改用生地*。芍药有赤白之别,用白者,取其柔也;如血病在瘀,可改用赤芍。著名医家蒲辅周有论:“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瘀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为当归的二倍。”(《蒲辅周医疗经验》)蒲老临床经验之浓缩,不可不参。
本人参与兄长张胜兵编辑之《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攻癌救命录》《医门推敲》系列书。京东,淘宝均有售。
2.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芪,血证游刃有余,补血生血退热,又主妇人血虚。
方剂组成:*芪30克,当归6克。
功能主治:补气生血。用于血虚发热证之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者;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后久不愈合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重用*芪为君药,补肺脾之气,固肌肤之表,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当归为臣药,养血和营,补血行气。二药一君一臣,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唱一和,使阴阳互用,气血互生、阴生阳长,气血俱生,最终达到卫外固表、补虚除热的目的。
本方为治疗血虚发热的代表方,鉴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原则,重用*芪,补正气而摄浮阳;佐以补血,固根本而入阴血。
结语:本方名为“当归补血汤”,却以补气的*芪为君药,岂不怪哉!其实不怪,血为气所依,气为血所托,本方之治,血虚是实,为病之本;而阳虚浮越在外为急,是病之标。“此时阳气已去里而越表,恐一时固里不及,不得不从卫外以挽留之。”(清·张秉成《成方便读》)医者重用*芪,有内外兼顾、标本兼治之妙:既治其标,立时挽回浮越之阳气,使发热之症减;又治其本,使血有所依附,虚象有所回复。气回血生,气行血行,加之当归养血和营之功的有效发挥,两功相济,补血之用得也。补气生血,为中医治疗之大法,李杲用两味药做出如此完美之诠释,其体用之深不能不令人折服。
3.归脾汤:
归脾汤中四君,芪归龙眼枣仁,木香远志姜枣,益气健脾养心。
方剂组成:白术18克,茯神18克,*芪18克,龙眼肉18克,酸枣仁18克,人参9克,木香9克,炙甘草6克,当归3克,远志3克,生姜5片,大枣1枚。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气短乏力,食少,面色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脾不统血证之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沥不断,便血,皮下紫癜,舌淡,脉细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芪、龙眼肉共为君药,补益脾气,滋养心血;人参、白术、当归、酸枣仁共为臣药,增补脾益胃之力,添安神定志之效;茯神、远志、木香、炙甘草共为佐使药,养心安神益智,补心益脾和药;生姜、大枣为引,调脾胃,滋化源。诸药心脾同治,补脾为主;气血双补,补气为重,使气催血生,气血两旺。
结语:归脾者,归之于脾,开明宗义,补脾是其主要功能,这是原方创制者宋代医家严用和的原意,是他在四君子汤基础上的发挥和发展;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应用中有所发现,因此为它增加了治疗脾不统血而致的吐血、下血的功能,使其作用向与心有密切联系的血证方向迈进了一步;明代医家薛己,则干脆在原方中加入当归、远志二药,明显增加了补心的元素;清代吴谦等在《医宗金鉴》中进一步总结、完善前人的经验,使它真正成为具有心脾同治功能的代表处方。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本方立足于后天之治,体现补脾以养心、益气以生血的宗旨。这则处方的组成及功能演变过程,给人们的启示是:一个处方、一种治法的成功,是无数医家长期实验应用的结果。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创造,是中医学得以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请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论治,精准用药。
张利兵简介:
张利兵,号中医*才,祖籍湖北汉川,本人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自幼受到中医启蒙,兄长张胜兵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的关门弟子,本人多年一直受到家传中医影响,更受到国医大师的熏陶,在兄长张胜兵医师的指导下用纯中医和针灸的方法为周边居民服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给周围群众解决疾苦。本人受邀"中俄一带一路"国际中医药发展论坛演讲特约嘉宾,演讲论文收录于其中。这些年我跟兄长张胜兵不断学习中医尤其是对不孕症,各种肿瘤有独特的见解并协助兄长张胜兵编写了《医门推敲》《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攻癌救命录》系列书,现在武汉有自己的工作室,主治颈肩腰腿疼痛,中医内科,外科,儿科,男科、妇科,各种肿瘤,结石,以及面瘫,风湿,类风湿等各种疑难杂症。治愈不孕症,各种肿瘤多例,在周边范围小有名气。
张利兵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