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面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指导
TUhjnbcbe - 2021/1/30 4:40:00
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指导

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脑梗死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

脑梗死患者需要服用哪些药物呢?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预防脑梗死复发,主要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其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抽烟、过量饮酒。服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药物、调节血脂的药物。

那么如何正确有效的服用药物呢?降压药

1.什么时候服药效果好呢?

正常情况下,人们清晨醒来时,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上午6-10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下午4-6时再次升高,随着夜幕降临,血压再次减低,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凌晨2-4时最低。

(1)长效降压药,如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适宜清晨服用,每天一次。

(2)中效或短效药,如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等,每天2-3次,最好能根据血压的变化规律,选择服药时间。

2.降压药分餐前餐后吗?

不同的降压药需要具体分析。短效作用的降压药一般餐前吃,吸收比较好,而且降压效果比较明显。中效的降压药,一般一天服两次,大多数在空腹服用下起效很快,但是在老年人和糖尿病的患者最好按照血压的变化决定服药的时间,也可以是饭后或者是两餐之间都行。另外长效作用的药物受食物的影响关系不大,每天只服用一次就能达到24小时的平稳降压,但最好固定在同一个时间服用。

3.忘记吃药了怎么办?

偶尔漏服一次降压药一般不需要补服,在下一次该吃药的时候记得按正常剂量服用就可以了。

绝对不能将两次药量合为一次服用,否则极易造成血压极速大幅下降,这种情况是相当危险的。

4.空腹化验检查降压药还能不能吃?

能吃!禁食,不禁药!全腹CT、空腹B超、胃镜、空腹抽血都可以吃,喝少量水(1-2口)正常时间服药。

不同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医生会根据患者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血压的高度及性别、年龄等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所以患者要做到监测血压、规范服药、不擅自停药,并做到定期复诊。

降脂药

临床上最常用的降脂类药物主要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等。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有轻度的胃肠反应、头痛。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每日可以任意时间服用,其他他汀类药物夜间服用为主,因为人体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

也许我们会有疑问:“为什么我的血脂正常,还需要吃降脂类药物?”其实这些药物不仅有降脂作用,还能稳定血管斑块、抑制动脉硬化进展,所以需要长期服用。

抗血小板治疗药

抗血小板药,是用来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生长的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血栓素A2(TXA2)抑制剂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包括噻吩吡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非噻吩吡啶类(替格瑞洛)以及糖蛋白(glycoprotein,GP)lIb/Ⅲa受体抑制剂(阿西单抗和替罗非班)。

1.让我们看一看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哪些

主要有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它能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减少凝血酶的形成和释放,进而减少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所以餐后服用较适宜,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阿司匹林肠溶片服药时应整片吞服,嚼碎服用则破坏包膜,失去了肠溶的效果。

氢氯吡格雷早晚任何时间服用都可以,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如果患者的胃肠不耐受,建议此药物在餐后服用。在常规服药时间的12小时之内漏服,患者应立即补服一次,并按照常规服药时间服用下一次剂量;若超过常规服药时间12小时之后漏服,应在下次常规时间服用,无需剂量加倍。为避免漏服,建议设定闹钟或使用七天药盒提醒服药。

2.它的不良反应有什么呢

(1)抗血小板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服用抗血小板药的过程中,要检测个体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2)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若出现消化不良、胃部不适、便秘、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就诊。

(3)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自己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粘膜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有无呕血、柏油样黑便、血尿,有无头晕、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等。若出现上述情况,请立即就医。

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应该按照医生建议正确服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危险因素,没有不适也应定期复查,从而预防脑梗死的复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