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面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面瘫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病与治疗
TUhjnbcbe - 2021/3/10 0:16:00

导读

面瘫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病,轻者1周即愈,重则需要较长时间,也有部分患者虽经多方、长期治疗,但终难彻底痊愈而留有后遗症。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有疗效欠佳者则留意观察分析,并四处拜师以求良策,用以临床重复验证,逐渐形成了一套组合完整的治疗方案,对治不同类型的面瘫,效果满意。现摘其要者整理成文,以供同仁参考。

首先要区别是核上瘫还是核下瘫,要点在于额纹是否消失:未消失者是核上瘫,额纹消失是核下瘫。我们治疗的绝大部分面瘫是周围性的。大约一半的病人在48小时之内面肌瘫痪达到高峰,所有病例在5天之内达到极限,急性期为7天左右,80%病例在数周或1~2个月内恢复。

有学者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分为三期:急性期、恢复期与后遗症期。分期对于把握治病的时机、取穴、选针、手法的运用等都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毫针法

1.取穴:翳风、风池、合谷、太冲。

2.针法:先针翳风、风池穴,继针合谷,再针太冲。

3.释义:一般周围性面瘫患者大多在翳风、风池有压痛,毫针刺以泻法,以引邪外出;继则针对侧合谷,配同侧太冲以泻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有“穴法相应三十七穴”中:风池应合谷,翳风应合谷。故先取翳风、风池,后针合谷,则加强了祛除头面部风邪的力量。“太冲泻口喎于立正”,与合谷相配,则气血双调、升降相因,通经活络之力大增。

患侧面颊部火罐法

朔州针灸名医徐白之子徐*先生传授治面瘫拔火罐法:用玻璃罐闪火法,在患侧面颊部以“颧”为中心拔火罐,将半侧面部肌肉紧紧吸聚到一起。留罐5分钟左右,期间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改变情况,以免吸力过大或时间太久而发生水疱。起罐后,嘴角偏斜的症状即有所改善。此法适宜于早期面瘫患者。

肩胛骨内缘挑割法

山阴城内康老医生擅用肩胛骨内缘挑割法治疗面瘫而闻名遐迩。他认为发病后早期不宜在面部针灸,发病3个月内绝大多数可治愈。其法简单而有效:沿患侧肩胛骨内缘,从上角往下找压痛点,用圆利针刺入皮下,挑出白色纤维丝,再用刀割断,所有痛点都挑割。笔者改用锋钩针钩割痛点,其机理、效果相同,而操作更简便。

文章源于网络本期编辑高红*王艳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瘫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病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