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13日国家卫健委的最新消息,自年12月15日新冠病*疫苗重点人群接种工作实施以来,疫苗接种量已超万剂次。
随着防控工作的需要和疫苗供应量的增加,中国会把疫苗接种目标人群扩大到更多人群,实施全民免费接种。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接种到了新冠疫苗,还有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传言,你也许产生了很多的疑问:
现在打疫苗,需要担心副作用吗?
打了疫苗,就一定不会感染新冠吗?
接种疫苗期间,还能打别的疫苗吗?
别急,今天就来解开你的疑惑。
1
现在接种新冠疫苗
是不是当小白鼠?
目前使用的灭活疫苗非常安全!
现在用于紧急接种的灭活疫苗,早已经过了小白鼠、各种其他动物及很多人甚至2轮完整的临床研究,因此小白鼠的说法无从提起。
也无需过于担心副作用。
根据我国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官方消息:目前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一些局部的疼痛、硬结等情况,轻度发热病例不到0.1%,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也仅为约2/万(且未必与疫苗相关)。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疫苗进入临床研究以来,世界范围内虽有报道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发热、疲劳、过敏,以及面瘫、横贯性脊髓炎样症状,甚至死亡,但我们应该明确:
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而那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经专业机构的调查发现:一部分与疫苗没有明确关联,另一部分在经过治疗后已经缓解。
至于死亡,目前更多的还是描述方式过于耸人听闻,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与疫苗有关。
2
保护效力79.34%
究竟意味着什么?
根据海外媒体披露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
我国所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在阿联酋和巴西,对于感染新冠病*的保护效力分别为79.34%和78%,对于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力均为%。
接近80%的保护率,并不是说个人打疫苗,80个人有效,20个人没效,而是——打了疫苗的人,感染风险比没打的人小80%。
这意味着,接种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减少近80%的感染风险,以及避免由于感染新冠病*导致的死亡。
3
打了疫苗,多久可以起效?
能起多久的效?
更加详细的数据尚未在公开平台发布,但基于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结果,大部分人在2剂疫苗接种完成后的2周左右,都会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
至于疫苗的保护作用能持续多久,暂时没有明确答案。
毕竟疫苗研制时间才不到1年,能得到的免疫持久性信息很少。但根据官方信息,接种2剂疫苗后,中和抗体能够持续半年以上。
相信随着研究深入,这个数字也会不断延长。
4
打了疫苗
再也不用做核酸检测了吗?
即使打了疫苗,只要和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也一样应当接受核酸检测。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力都不会达到%,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也不代表一定不会感染病*或者发病。
在必要时,还是应该配合当地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同样的,打了疫苗后感染风险会降低,但也不代表前往高风险地区或国外就%安全,该做到的防护不能少。
5
接种新冠疫苗期间
还能打别的疫苗吗?
很多人担心这个问题,不是没有来由的——
据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新冠疫苗研发时间较短,暂不建议同时接种新冠疫苗和HPV疫苗。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除了HPV疫苗之外,北京等地区疾控也明确提出,暂不建议其他疫苗与新冠疫苗同时接种。
但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同时接种」的意思是:在同一天内,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接种≥2种疫苗。
而不是我们以为的,在疫苗的全程接种过程中(比如新冠疫苗全程的14~28天),完全不能接种另一种疫苗。
所以说,如果你已经打了一针HPV疫苗,只要不是在同一天,也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
其他疫苗也是同理,除非当地出台明确间隔时间要求。
6
中高风险区人接种疫苗后
是否仍需隔离?
接种新冠疫苗后,绝大部分人会产生抗体,但仍有少数接种者会存在感染风险。
另外,大部分人仅接种了一个剂次,疫苗的保护作用不能充分实现。建议只要人员有流动,就遵守当地相关的防控要求和规定。
7
目前新冠病*变异了,
新冠疫苗还有用吗?
针对这个问题,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有提到:
全球的数据库中,已有近15万条新冠病*的基因组序列,通过研究超8万条高质量数据后,结果表明病*变异不大。
这并不会给疫苗上市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
8
特殊健康状况的人
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根据已开展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以下10种情况的人群暂时不能打新冠疫苗:
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者。
4、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5、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者。
6、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
7、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抑制剂者。
8、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者。
9、新冠病*感染史者。
10、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相信随着疫苗的普及,疫情结束,指日可待。
◎精选推荐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