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面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疗法耳后疼痛当心是面瘫
TUhjnbcbe - 2021/4/30 17:03:00
在哈医院,经常会见到新发面瘫患者前来就诊。在谈到最初的临床症状时,许多患者都表示,发病伊始,仅仅出现耳后、侧头部的疼痛,往往未予重视,紧接着就出现一侧的口眼歪斜,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院李桂林院长介绍说,面瘫病虽然发病突然,仔细询问病史会发现,其实部分面瘫发生是有先兆的,单纯疱疹等病*除侵犯面神经管外,还常常累及听神经、耳蜗、前庭神经。这部分患者在面瘫发病前1—3天常常会感到患侧耳后区域出现胀痛,也有人少数患者会出现患侧耳部疱疹。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0%的面瘫患者会有一过性耳后疼痛,一般呈隐痛,有些痛觉灵敏的患者感觉为胀痛。疼痛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大多数患者的疼痛持续3-5天后慢慢消失,少部分患者疼痛比较剧烈,可向患侧头皮、肩膀放射,甚至彻夜难眠。

李桂林院长继续介绍到,面瘫患者耳后疼痛的位置,往往在翳风穴附近。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位于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检查耳道、耳膜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异常发现,头颅CT也显示正常。其实是在面瘫发生时,面神经因水肿受骨性管道的挤压,往往会表现为耳后疼痛,然后逐渐出现面瘫的症状,表现为鼓腮漏气、抬眉困难、额纹变浅、睑裂扩大、鼻唇沟消失、口角歪斜等。李桂林院长提醒,一旦出现不能解释原因的耳后疼痛,医院就诊治疗,以免错过面瘫的最佳治疗时机。针对面瘫患者早期耳后乳突部位疼痛可在翳风穴处放血加拔罐,减轻局部水肿,有助于改善耳后疼痛的症状。具体治疗方法为:患侧翳风穴常规消*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翳风穴被刺部位,右手拇、食两指持三棱针快速点刺数下,以出血为度,再用2号小口径透明玻璃罐以闪火法将罐扣吸在点刺部位,吸引血液流出,总出血量2-3ml,3~5min后起罐并清洁皮肤,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经过1-2次的翳风穴刺络放血,面瘫患者的耳后疼痛即可得到明显缓解。

面瘫的病情发展很有规律。治疗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前两周为疾病进展期,会显得越来越严重,这是面神经病变引起的正常现象,千万别因为病情变化就放弃治疗,或者病急乱投医,找所谓“偏方”、“特效药”。

医院采用针灸、艾灸配合中药治疗面瘫,可以及早解除血管痉挛、调节神经功能、提高免疫力、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疗效显著。

春季来临,又到了面瘫病的高发季节,李桂林院长在这里提醒:预防面瘫首先要注意保暖,出门尽量戴好口罩,应避免凉风对面部的直接吹袭。患了面瘫要注意充分休息,多饮水,放松心情,不要急躁恼怒。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腥荤生冷食物。发病初期可用热毛巾敷贴患侧面部及耳后,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李桂林

医院院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常委

哈尔滨市首批中医世家传承人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自闭症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主张治疗得病的“人”,惯用“扶阳”治“人”

自幼受家父李殿生大夫的影响和熏陶,喜欢中医药,于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得家父和栾兴志教授的指导,深谙中医“天、地、人”合的整体观念,主张治得病的“人”,“人正邪自去”,擅长用火神派医术“扶阳正人”治疗内、外、妇、儿等难病、怪病。

常年坚持到海外讲学,引进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的专利技术,“干细胞再生”自然疗法与中医疗法结合,调整肠道微生态,用于治疗肥胖、糖尿病、便秘、腹泻、失眠、抑郁、帕金森、自闭症、早老症、肿瘤、过敏、皮肤病等等。。

我们治疗得病的“人”,人“强”病自无

我院正在筹建“家庭私人医生服务”平台

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疗法耳后疼痛当心是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