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于年4月26日接种第一针疫苗,年5月22日接种第二针疫苗,在整个接种过程前后正常生活未有出现任何副作用(我记着有清淡饮食的注意事项,我第二针打完之后即刻去了唏嘛香牛肉面馆吃了牛肉面)。但是今日无意中发现香港卫生署于今年5月16日发表《香港新冠疫苗安全监察》[1]报告,是对香港地区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事件的一个摘要报告和分析评论,更加及时的更新可以查看香港新管疫苗的安全监察新闻公告[2]。接下来我将其中的一些我觉得重要的部分摘录出来供大家参考。
现香港地区批准上市的是两款疫苗,一家是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克尔来福疫苗(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兴疫苗),一家是复星药业与德国药厂BioNTech的复必泰疫苗(也就是美国的辉瑞疫苗,复星是大中华区的代理商)。报告数据统计,科兴的异常事件报告从数目上比复必泰多出宗(截止5月16日),从占比(科兴疫苗接种后出现异常事件占科兴疫苗接种总剂量)上来看比复必泰高出0.08%(截止5月16日)。
如果按照通常的药物副反应率来看,两者的差距处于统计学差距之内(这里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率的计算并非是现实数据的统计,它是有更加严格的统计方式的,切勿因此妄加判断)。而从具体死亡情况、副反应情况来看,两者差异依旧处于统计学差异之内,甚至从结果来看,克尔来福疫苗药接种后存在的异常事件从数据上看在较大程度上低于复必泰疫苗(注意的是,文中明确指出统计的死亡个案与疫苗接种不存在相关性)。这里比较关键的是提到了贝尔面瘫[3]。文章提到说贝尔面瘫是复必泰疫苗其中一种罕见的副作用,我检索了一下香港特别行*区疫苗专题网站,在复必泰疫苗的说明[4](-05-11)中有提到贝尔面瘫。
(图片截图于《香港新冠疫苗安全监察》)对于克尔来福疫苗,国内说明书[5](-05-18)和香港说明书[6](-04-08)如下:在《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监察》中对贝尔面瘫和克尔来福疫苗相关性描述如下:根据上述文字,我们可以明确至少在现有科学数据并不能对二者的相关性做出判断,相关学者也正在开启研究项目探讨两者的相关性,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文当中显然存在许多不严谨之处,在我看来主要是这么几个地方:
①药物副反应率的统计方式未能明确;
②关于数据究竟是不是统计差异尚待考究;
③语言表达是否通俗易懂准确;
④文章表达立场在别人看来是否足够中立。
以上问题如果有人能够帮助改进,感激不尽,如果有更多的问题还请明确指出。
在最后我本人十分希望国家卫健委能够尽快公布此次疫苗接种的具体情况,为大家吃颗定心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