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约10年前六月份的一天下午出门诊,叫号后,一位大约70出头的微胖女性缓慢的蹒跚而进,着长裤及厚罩衣,眉头紧锁,精神萎靡。再看看随行家属手中厚厚一摞的化验单和病历本,我心说:什么情况?现在可是六月份,大家都穿短袖还热得直冒汗!正想询问患者,这时旁边的家属说道:“陈大夫,我老伴得了带状疱疹近三年了,每天后背起疹的地方都很疼,还特别怕冷!您看看这些化验单和处方,这是她近3年来所有的检查治疗记录,您看看是否能够参考一下……”
这时患者抬起头缓慢的说:“大夫,我平时身体就弱,三年前得了带状疱疹右胸后背疼,起了好多疱,可治疗也没耽误啊,大夫开的药也按时吃了,但疱下去了还是疼,大夫又给开了好些药也不行,而且全身怕冷,尤其后背,就像每天扣着一个脸盆大的冰坨在上面,真是又冷又重又疼,夏天还好一点,冬天或晚上更明显,我家平时都不敢打空调!大热天也得穿厚衣服,让家里人跟我一起受罪!快三年了,痛不欲生,大夫您救救我吧,实在太难受了……”
听着患者揪心的诉说,看着患者的近几年的检查诊疗记录,发现患者用药很全面,维生素类、止痛药、免疫调节剂等等。既然这些常规方法都用过未取效,就得另辟蹊径,加上患者不同于寻常所见的临床表现,心里想着祖国医学擅治怪病难病,当从辨证论治入手,解其苦痛,我便安慰患者:“别着急,让我先号下脉,看看舌像!了解一下你的病史”。
辨证治疗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与水痘为同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VZV)引发。属于DNA病*。初次感染人体发为水痘或隐匿性感染,病*进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沿着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免疫力下降等各种诱因刺激下,潜伏病*被激活,生长,导致被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坏死,相应控制区域的皮肤或脊髓前角细胞及运动神经被累及产生相应症状。
带状疱疹临床上除常规的红斑水泡疼痛外,还可出现以下几型少见疱疹症状:
(1)不全性或顿挫性带状疱疹,仅有红斑丘疹无水泡;
(2)出血性带状疱疹,泡液为血性,此型剧痛,易出现后遗神经痛;
(3)坏疽性带状疱疹,老年体弱者易发,易成瘢痕;
(4)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5)耳带状疱疹(面神经及听神经),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
(6)带状疱疹性脑膜炎,病*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
(7)运动性麻痹,一般持续几周几个月,多能恢复;
(8)内脏带状疱疹,病*由脊髓后跟神经节侵犯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肠道及泌尿道症状;
(9)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定义为带状疱疹疼痛3月未愈既是。
带状疱疹临床及病理表现如下图:
目前对带状疱疹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有以下方法:
1.止痛:各种镇静剂,常见有多塞平片、卡马西平等;2.抗病*治疗: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3.糖皮质激素;4.维生素及免疫疗法;5.音频电疗法或激光治疗;6.局部外用药治疗等。
那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药治疗呢?
中医学没有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名,该病属于中医学“蛇串疮”、“腰缠火丹”等范畴。《诸病源候论·甑带疮候》云:“甑带疮者缠腰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疮疡经验全书·火腰带*》“火腰带*,受在心肝二经,...此是风*也。”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寒主痛主收引”“阳虚则寒”。《内经》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明·张景岳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可见,肾阳有温煦五脏之能;脾为后天,掌运化水谷,化生营卫二气,司腠理而养血脉。肾阳虚衰,脾失健运,则营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等外邪易于入侵,经络气血郁滞不畅,邪气久稽,耗伤精血,脏腑失和,寒湿凝滞,络脉瘀阻而疼痛不仁,寒湿有形难消,故能久稽脉络。
该病的基本病机——肾虚是本,寒湿为标。标本兼治。同时可以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使用温阳化湿,散寒通络之法治疗,缓解患者痛苦;内治于外治相结合,引入火针的治疗。火针疗法是中医学的传统外治法之一,又称焠刺,是将特制的针具在火上烧红后于病变部位或穴位速刺疾出,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它集毫针、艾灸之功于一身,在临床各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功效大致如下: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清热解*,益肾壮阳,消解痉挛,消癥散结,祛风止痒等。其功效十分契合本病脾肾阳虚,寒湿瘀血阻络的病机。
然后我们回到故事的现场:
面对患者的痛苦和对医生极大的信任,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患者已经接受了西医治疗方案中除神经阻断术以外的几乎所有治疗方法,症状仍然控制不理想,需另辟蹊径。患者病程已经近3年余,身体微胖,少气懒言,周身畏寒肢冷,背疼如背冰坨,眠差纳呆,舌胖黯苔白腻,脉弦沉,实为本虚标实之证,加之患者年逾70,脾肾俱虚,久病成瘀,治宜温阳活血通络、散寒化湿止痛。经过辨证,以阳和汤加减化裁。并配伍徐长卿祛风化湿;三七粉祛瘀生新,消肿定痛,葛根引经入络。
根据上法,先给患者开草药7付,嘱其饭后服用,早晚饭后各服用毫升。同时,外治以在皮损处取阿是穴,火针治疗,每周一次。因其可直达病所,取火针有“散寒祛湿,温阳通络”之功,可散寒湿除血滞,温补脾肾,温通经络。患者拿到处方看看下方的价格就非常怀疑的问:“大夫就7付药?没有别的了吗?这些年我各种好药贵药都用了很多效果都不明显,这些钱的药行吗?”我对患者及家属说:“您放心,先吃吃看效果吧。”并交代患者注意保暖及其它注意事项。患者应允。
一周之后,患者来复诊了。这次患者已是步履轻快走进诊室,一坐下就高兴地对我说:“陈大夫,我后背疼痛好多了,那个冰坨也小多了!中药太神奇了,请给我再看看!”
中药治疗每两周调整一次处方,火针治疗一周一次,经过3个月的治疗(火针治疗8次),患者自诉疼痛症状大大缓解,背部的冰坨感已消失,周身畏寒较轻。患者非常满意,后停止火针,只进行中药治疗,患者坚持又服用2个月。患者诉周身已经完全不怕冷,背部皮肤温暖轻松,穿衣着装基本和家人同步。患者偶尔回来看望我,表达她对中医药使其获重生的感恩。来源:医院皮肤科陈少君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