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1日,由上海市人民*府主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
7月10日晚,由亿欧公司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正式公布了“中国AI+教育企业20强”榜单。
这20家企业分别是:爱学习、贝尔科教、好未来、精锐教育、论答、流利说、蓝宙科技、平安好学、松鼠Ai1对1、商汤科技、VIPKID、网易有道、新东方、优必选科技、影创科技、洋葱学院、猿辅导、一起教育科技、掌门教育、作业帮(按照企业名称拼音首字母排列)。
此次评选历时两个多月,通过企业/机构申请、多维度考核、专家评选打分的方式产生了最终的评选结果。获奖企业主要汇集了“AI+教育”公司以及具备潜力的创新型教育企业,并综合考量了多个因素,包括:1、企业成立至少半年以上,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人民币或融资轮次在B轮及以上;2、企业AI技术及研发投入在整体投入中占一定比重,具有独立的技术研发团队,产品差异化明显;3、企业商业模式清晰,发展迅速,业绩持续增长;4、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优秀,品牌意识强,具有一定市场及媒体影响力。
在活动现场,亿欧公司联合创始人、亿欧资本合伙人张佳伟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报告》,并指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触发人工智能科学素养培养意识的形成,而科学素养培养依托于STEAM教育理念,美国发源最早,中国发展最快,其中数理思维和编程能力培养是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科学素养培养的领先领域。
国务院参事汤敏指出,要谨防人工智能进一步加剧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对此,他建议,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人工智能教育的投入;其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要在城市与农村学生中同步推动人工智能教学试验;最后,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要重点挖掘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技术,让薄弱学校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人工智能的成果。
掌门教育联合创始人吴佳峻认为,现在家长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素质教育仍需要进一步升级优化。原因在于,学科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分数衡量,语言培训可以通过孩子的表达或者发音进行衡量,但是素质教育效果却难以量化。
技术是素质教育效果量化的重要工具。一方面,通过课前的状态测试、阶段性评估,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地测评,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形成技术环、教研环,教学链条等三环。技术驱动素质教育效果量化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提升教学效果和体验感。现在机构教学内容有越来越多的动画,很容易吸引孩子,让孩子有沉浸感。
论答副总裁王旭君认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第一要具备使命感;第二需要很强的学习力,这样才能拥抱新变化;第三是拥有数据分析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全面地做决策;第四应当为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第五是对跨学科的灵活应用;最后为共情能力,这样才能找到高科技发展之外,人和物的温度。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伯禹教育创始人俞勇指出,AI教育从本质上来说,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教育,更应该是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教育。
商汤科技教育事业部总经理戴娟指出,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教育效率,还要很多年的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可能是一个大方向,但由于缺少借鉴性,人工智能教育还面临很多挑战。(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