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面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二战期间的美国高校
TUhjnbcbe - 2023/3/15 18:59:00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当代和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是是二战中最重要的参战国之一,贡献极大,而比较为史学界称道的就是美国作为战争机器的工业所具有的极大的生产潜力和动员能力。正如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所说:“没有美国的生产,联合国家决不能赢得这场战争。”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道:“不管敌对双方的*治要求多么低,不管使用的手段多么少,也不管*治要求战争行为规定的目标多么小,*事行动会有片刻的停顿吗?这是一个本质问题。”

在和平时期,高等院校的职能是教育和科研,而进入战争时期,他们也将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到国家整体动员中,帮助国家做好战争准备。“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无法保证自己绝对不会面临局部战争的压力。

历史是一面宝贵的镜子,研究美国高校在二战中的表现,将给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珍珠港事件之前的美国

二战公认的起点是年10月德国入侵波兰。美国当时刚刚经历了年的“大萧条”,经济发展水平倒退了十几年。即使在二战前夕,美国还陷入了-经济危机,失业人数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于罗斯福总统来说,第二任期的首要任务是继续推动经济转型和复苏,欧陆战争的爆发,对美国人来说是一次契机。

然而在一开始,这种契机更侧重于经济层面,而非战争层面。

▲美国的-经济危机

年法国沦陷,传统盟友英国陷入困境,邱吉尔迫切需要罗斯福的帮助。罗斯福虽同情英国的困境,但受制于反战的公众舆论和《中立法案》,罗斯福最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这就是《租借法案》。美国的产品源源不断的被输送到欧洲、苏联和中国,对罗斯福*府来说,这在更大程度上解决了自身的经济复苏问题。

在这段时间里,象牙塔里的美国高校很难感受到战争的气氛。年10月份当纳粹入侵波兰时,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个入学新生班竟然将希特勒评选为“最伟大的人”。

一年后,下一届新生也同意了这一称呼。这反映出在美国参战之前,美国人普遍对纳粹的威胁漠不关心。

二、珍珠港事件之后的美国高校

年12月7日,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的珍珠港遭遇日本海*航母舰载机的偷袭,史称“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美国终于还是被拖入了二战的浑水,战争动员不可避免的渗透到合众国的每一个角落。

当时美国人口大约1.3亿人,整个二战中,美国*府先后动员万人应征入伍。在征兵过程中,美国*府既“唱高调”又给实惠,不仅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海报,还有足够丰厚的*饷,更是考虑到了战后退伍*人的权益,比如0首付购房和低息贷款,大学扩招和教育补贴让退伍*人进入大学校园。

于是,一大批年轻人争先恐后的报名参*,甚至包括影星大腕、体坛明星,比如主演《乱世佳人》的大腕克拉克*盖博,棒球巨星鲍勃*费勒等。

大学校园内自然也是激情澎湃,比如著名的迪克*温特斯,在富兰克林和马歇尔学院获科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志愿从*,是空降师团2营E连伞降小分队(即“兄弟连”)的首批成员之一,在二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近年来,随着影视剧《兄弟连》的热映,温特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而《兄弟连》里的另一个主人公尼克松上尉也是在耶鲁大学学习两年后参*。

珍珠港事件后的第二天,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B.Conant)发表了讲话:“美国现在正处于战争之中……我们今晚在这里作证,我们每个人都准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确保迅速和彻底的胜利属于我们。为此,我保证哈佛大学的所有资源。”

▲时任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

在战争时期,美国各所大学似乎很快就转变为了*事院校,从招生就开始调整,大学开始招收*事学员,区别于正常的平民学生。激情万丈的年轻人更希望成为*事学员,经过训练从而走上战场。

到年秋天,哈佛大学已招收了多名*事学员,而平民学生的数量持续下降。年6月29日,整个哈佛大学常规学位课程的毕业生只有19人,是自年以来最少的。

整个二战期间,共有名哈佛大学的学生、教职工参*,其中人战死。

▲二战时期的哈佛大学

而斯坦福大学也为美*提供了将近1人的兵源,主要从事技术工种。在战争最胶着的-学年,*事学员人数为人,远远高于平民学生的人。

在当时,学生的参*热情甚至让校方感到恐慌,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哈罗德*多兹校长多次敦促学生们留在学校,他强调说:“在*队服役时,你所能拥有的最好装备就是大学文凭和健康的体魄。”尽管如此,年秋,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招生人数为人,而在战争期间的最低点,平民学生的总数降到了人以下。下图可以看到二战期间,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比例。

年轻人都去参*了,平民学生入学人数急剧下降,直接给大学的财*带来了危机,-学年,普林斯顿大学赤字竟达85万美元之多。为了缓解这一危机,美国*方和校方合作,依靠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将学生编入到一些训练计划当中,让他们受到良好的*事训练,并走上战场。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是陆*专业训练计划(ASTP)和V-12海*学院训练计划。

三、陆*专业训练计划ASTP

陆*专业训练计划ASTP(ArmySpecializedTrainingProgram)是美国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满足战时对具有技术技能的初级*官和士兵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事训练计划。该项目共耗资1.27亿美元,为美国陆*提供了20万兵源,由所美国大学为他们提供工程、外语和医学等领域的培训。该计划于年9月获得批准,同年12月实施。

▲ASTP的徽章

ASTP的入学要求很高,候选人除了需要完成了基本训练,智商测试还必须不低于分(后来达到分)。如年龄在22岁以下,则必须完成高中或同等程度的数学课程;而如果超过22岁,则至少要上一年大学,掌握一门或多种外语,或有一年的数学、物理或生物学专业背景。

ASTP的课程分为若干学期,每个学期为期12周,各个学期之间有一周时间休息。主要分为三个不同的专业:

一、工程学

基础课3个学期,教授:

英语、历史、地理、地质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制图。

进阶课包括:

海上运输(1个学期),

土木工程(3个学期),

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制药工程(4个学期)。

二、医学、兽医、牙医

普修课5个学期,教授:

英语、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

专业课根据各个医学院的课程设计而有所不同。

三、外语

最多3个学期,包括:

阿拉伯语、孟加拉语、保加利亚语、缅甸语、中文、捷克语、荷兰语、波斯语、芬兰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北印度语、匈牙利语、日语、意大利语、韩语、马来语、挪威语、波兰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俄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班牙语、瑞典语、泰语、土耳其语、越南语等。

▲斯坦福大学的ASTP

四、V-12海*学院训练计划

兰德尔*雅各布斯海*中将在年5月14日发表讲话:“先生们,我们即将开始一项教育计划,它将对美国的大学、海*产生重要影响,最重要的是,它将对美国成千上万最优秀的年轻人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必须好好教育和训练这些人,使他们能够在战争和和平中出色地为国家服务。”

▲V-12海*学院徽章

两个月后,一项V-12海*学院训练计划出台,这是为了补充二战期间美国海*服役*官的力量而设计。从年7月1日到年6月30日,该计划从美国所高校里共招收了12.5万多名学生。

V-12计划的目标与ASTP不一样,ASTP培训*人但不要求他们成为*官。而V-12是要培养海**官,以满足快速扩张的美国海*和海*陆战队的需求。

海**官候选人需要完成一个被称为“V-7”的美国海*后备*官候补学校计划,该计划为期8个月。第1个月是在教导学校度过的,这是一个为海*陆战队训练指导员的*官候选人举办的“新兵训练营”。

接下来他们将进入海**官候补学校,教授4个月的*事技能,如航海、航海、*械以及如何表现得像一名*官。最后3个月在海**官学校里学习学术技能。通过8个月学习的毕业生被委任为美国海*预备役的少尉,他们中的大多数加入了美国舰队。

这几个学校是“V-7”海*后备*官候补学校中的主力: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圣母大学、史密斯学院。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虽然ASTP和V-12的初衷是为了缓解高校的财*问题,然而最终这个目的丝毫没有达到。

五、其他学校的表现

芝加哥大学除了参与到ASTP中,还有一个民用飞行员培训项目。后者其实在年就已经存在,目的是教授大学生飞行,战争爆发后,它被转变为一项针对*人的教学计划,为海*作战飞行员、陆*滑翔机飞行员和陆*飞行教官提供指导。学员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课程后,即可有机会进入美国空*。

哈佛大学也参与到ASTP和V-12两个项目中,到年5月,哈佛大学陆*和海*预备役*官训练队的人数达到人。许多文科课程已从目录中删除,只保留了最主要的文科课程,由各自领域的顶尖人士讲授。暑假已经取代了其他和平时期的乐趣,在正常的两学期制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12周的夏季学期。

▲哈佛大学的女学生正在研究*事科技

普林斯顿参与V-12项目,原计划为约名新服役的*官提供为期两个月的强化课程。然而,出乎学校的意料,最终数千名学员涌入校园,普林斯顿被迫扩招,并开设了除海*以外的其他课程。到年7月,在普林斯顿大学各*事单位接受训练的个人总数已接近2万人。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务长发给每个教师一张课程表,将所有增开的可能对战事有帮助的选修课列出,让教师们挑选自己可以教的额外科目。

▲二战时期的普林斯顿

在一战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组建过一个“20号”医院。二战爆发后,他们责无旁贷,立即组建了一支由59名医学、外科、实验室和牙科专科医生、名护士和大约名士兵组成的团队,“20号”医院走上战场,来到了缅甸,承担起了为在缅甸与日本作战的美、英、中*队以及修建利多公路的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使命,为重要的“驼峰航线”提供了保障。超过一半的中国士兵在这里第一次接受到了现代西医的治疗,“20号”医院还在这里治疗了蒙巴顿勋爵的眼伤。“20号”医院总占地栋建筑,顶帐篷,收治患者7.3万人,而整体死亡率只有0.4%。要知道,他们是在热带雨林下面对战争伤亡、丛林斑疹伤寒、脑疟疾,这个数字难能可贵。

▲驼峰航线

六、二战期间美国高校的生活方式

在战争的阴云下,一种高度管制的生活方式也被带入到长期习惯了轻松生活方式的校园。

哈佛大学教务长保罗向46届新生发表演讲:“显然,你的首要责任是为自己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做好准备。我们坚信,除非有适当的联邦机构专门指派其他工作,否则每一个符合体格条件的大学年龄男子都应该接受*事训练。”

这段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更加强调体能训练,早晚各一次跑步、健身操等方式的训练成为主流。

在哈佛大学ASTP陆*训练营和V-12海*项目中的学生非常辛苦,除了在*队服役外,还兼任本科生。每天早上从早上6点开始,进行两英里的跑步和做健身操。到7点10分,这些未来的海**官们需要去清洗甲板,打扫房间,接受检查,八点钟开始上课。晚餐后还要进行体能训练,到了23点15分,号角吹响了熄灯号,一身疲惫的学生才得以进入梦乡。

▲二战时期的哈佛大学

在普林斯顿大学,每周六都要检查宿舍是否干净整洁,学生们每天早上6点40分都要到学校食堂去吃饭。由于所有的学生干部都必须在同一时间报到,所以即使是像刮胡子这样简单的事情也必须事先计划好。根据头发的颜色把学生们分成了浅色和深色两部分。浅色头发的学生晚上睡觉前刮胡子,早上把洗脸盆和镜子留给深色头发的同学。

▲二战时期的普林斯顿大学

在这样的战争气氛中,校内的生活明显缺乏生气,在哈佛大学,连校内的报刊都被换成了每周两次的生活讯息,一直到年4月罗斯福去世,而美*在欧洲战场上节节胜利,这样的现象才开始回复原样。

战争期间也给陈旧的有偏见的学校带来了一些新鲜空气,年夏天,美国国防部资助了一门摄影测量的紧急课程。45名学生中包括23名女性,这是普林斯顿大学有史以来第一批女生。同年晚些时候,海*的V-12项目让普林斯顿迎来了第一批黑人大学生。

▲JohnLeroyHoward,年加入普林斯顿的第一批黑人大学生之一

七、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NDRC)

年6月12日,卡内基研究院(CarnegieInstitution)院长范尼瓦尔布什(VannevarBush)和罗斯福总统开了一次简短的会议。布什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平民科学家与*方之间缺乏合作的情况,因此提议成立一个为国家安全目的协调工业和资源的机构。仅仅过了10分钟,罗斯福就批准了这一提议。年6月27日,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NDRC)成立,其宗旨是“协调、监督和开展有关战争机制和装置的开发、生产和使用中潜在问题的科学研究”。

该委员会最初的8名委员是:

卡内基研究所所长范尼瓦尔*布什(主席);

海*少将哈罗德*鲍文;

康韦*科,专利专员;

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卡尔·康普顿;

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贝尔电话实验室院长弗兰克*朱厄特;

乔治·斯特朗准将;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物理化学和数学物理教授理查德*托尔曼。

在布什主席的领导下,NDRC成立当年就收到了大约万美元用于研究。NDRC建立了新的实验室,包括帮助麻省理工学院建造辐射实验室,帮助到美国雷达的发展,这最终成长为NDRC最大的单校项目。除此之外还在康涅狄格新伦敦建立了的水下声学实验室,这导致美国开发出了声纳。

成立之后,NDRC此后每周或每两周举行一次会议,直到与德国的战争结束。

▲杜鲁门总统和国防研究委员会的成员们

八、二战期间美国高校的科研项目

整个二战期间,科学领域最受到重视,大部分实验室成为绝密战争研究中心,NDRC总共签发了份合同,其中的相当一大部分是给了各所高等院校。在当时,科学研究的焦点是爆炸物、无线电电子设备和*事医学。

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二战期间美国最大的战时研发承包商,在年之前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按年美元计算为12亿美元)的收入。前面提到该校的辐射实验室是NDRC支持的最大的单校项目,这让布什主席饱受争议。该实验室成立于年,雇佣了近0名员工,旨在协助英国*方开发微波雷达。MIT承包的其他*事项目包括:基于陀螺仪和其他复杂控制系统的瞄准具、投弹瞄准器、惯性导航等。

▲二战时期的麻省理工,好似*营

哈佛大学被称为“科南特的*火库”,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在NDRC里的委员身份帮助到哈佛大学可以拿到更多的*事项目。

哈佛的研究人员致力于雷达干扰、夜视、航空摄影、声纳、炸药、凝固汽油弹、一台原型机、血浆衍生物、合成奎宁、抗疟疾药物,以及烧伤和休克的新疗法。还有其他研究人员从事到密码破译和原子弹研究。有机化学教授路易斯·费瑟发明了凝固汽油弹、轻型燃烧弹和用于破坏的M-1燃烧器,并被称为“哈佛蜡烛”。哈佛大学天文学家弗雷德·劳伦斯·惠普尔发明了用来欺骗敌方雷达的铝箔条。惠普尔被称为“箔条空*司令”。牛津街的电声实验室研究了如何在远程轰炸机中消除噪音。那个实验室的一个发现是玻璃纤维。到年,哈佛大学从*府合同中获得的收入为3,万美元,在美国大学中排名第三。

▲“箔条空*司令”,后来是彗星专家

九、埃尼阿克

二战中占主要地位的战略武器是飞机和大炮,为此美国陆**械部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建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炮弹弹道的数学模型是一组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无法求出准确的解析解,只能用数值方法近似地进行计算。时不我待,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气工程学院的莫希利(JohnMauchly)于年提出了用电子管试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初始设想,年,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代号“PX项目”秘密启动了对这台电脑的研究。项目总成本为48.7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万美元。

年2月15日,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投入使用,被媒体誉为“巨型大脑”。它计算速度是每秒次加法或次乘法,大约是机电机械的一千倍。有意思的是,虽然埃尼阿克最初是为美国陆*弹道研究实验室设计并主要用于计算火炮发射表,但其第一个项目是研究热核武器(氢弹)的可行性。

其实,在埃尼阿克之前,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约翰·文特森·阿塔纳索夫(JohnVincentAtanasoff)和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贝瑞(CliffordBerry)在年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Atanasoff-BerryComputer,简称ABC),它不可编程,仅仅设计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并在年成功进行了测试。

▲若非二战,第一台计算机不知会推迟多久

十、曼哈顿计划

二战之前,恰逢核裂变和链式反应的发现。二战开始以后,一些科学家提前预警,如果纳粹德国掌握了原子武器,后果将不堪设想。年8月,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和几位朋友商议,起草了一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提到德国可能会制造原子武器。可能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分量,他们说服了爱因斯坦为这封信署名,罗斯福相信了这封信,但只拨出了17万美金作为研究经费。

年6月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曼哈顿计划”才正式启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计划,共计投入21亿美金,巅峰时期的年,最多竟有12万9千名工人参与该项目。

从年到年的四年里,美国*府共投入38亿美元在武器研发上,仅仅曼哈顿工程就花费了2亿美元。尽管曼哈顿计划属于绝密工程,但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等顶级大学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该工程中。

洛斯阿拉莫斯*用实验室就是加州大学负责运营,财*和采购活动都执行和美国陆*部签订的合同。

当时,纯铀的来源有限。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只能生产2吨短吨的纯铀,远远满足不了曼哈顿计划的需要,因此在芝加哥大学体育场的看台下建造了第一座核反应堆。年12月,在费米的领导下,第一座人造核反应堆——芝加哥Pile-1达到临界状态,这也为战后核电站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战后扩招

年6月2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人安置法案》,对退伍兵的权益提供了全方位保护,解决了年轻人入伍的后顾之忧。其中一个重要条款就是零首付购房,*府还提供低息贷款。另一个条款被称为“52-20条款”,即没有找到工作的退伍兵每周可以领到20美元的补助,一共发放52个星期。此外,*府每年还会向老兵发放美元的教育补贴,帮助他们继续求学。享受上述待遇的门槛并不高:只要二战期间在*中服役超过90天、不是被部队开除的老兵即可。

▲《*人安置法案》的宣传画

因此,二战之后,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进行了扩招。年,美国大学新生中有49%是退伍兵。事实证明,《*人安置法案》不仅有效地保障了美*兵源,还对战后经济复苏产生了重要影响。大批退伍兵用教育补贴去念大学,为美国社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

▲罗斯福正在签署《*人安置法案》

十二、阿波罗计划

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其著名的“登月演讲”中提出,要在60年代末之前把人送上月球,史称“阿波罗计划”。当时美苏刚刚开始太空竞赛没几年,而苏联人在第一个发射卫星、第一次把人送上太空等里程碑的取得上,屡次领先于美国人,给作为意识形态竞争者的美国施加了很大的舆论压力。所以阿波罗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一项“*治任务”,其最终大获成功,也确实让美国在冷战竞争中扳回一城,“彰显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阿波罗计划”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有海量经费的美国航天工业,更有巨大的人才需求。阿波罗计划参与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大部分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学生。在年代里,美国各大学的博士数量激增,物理学博士的数量翻了3倍。如果没有二战后高校的扩招,美国很难拥有如此庞大的人才梯队,这是战时动员*策的红利。

十三、小结

经过上面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初步结论:

1、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暴力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本土虽然没有爆发战争,但战争期间的动员却深入到最文明的象牙塔内。众多知名高校均在很大程度上为战争服务。

2、二战期间,美国各所高校通过陆*专业训练计划(ASTP)和V-12海*学院训练计划为美*提供了大量兵源和青年*官。

3、二战期间,美国各所高校利用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事科技服务,完成了一大批*事项目,在埃尼阿克的发明和曼哈顿计划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4、二战期间美国的动员措施对战后美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战期间的美国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