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面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迪丽热巴,求求你别再为出轨渣男痛哭了
TUhjnbcbe - 2023/3/18 19:21:00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来了,它终于来了。

*、*景瑜主演的都市爱情剧,加入最近大热的商战元素:

《幸福,触手可及》。

光看演员,都是张扬外向的五官气质,男靓女美,颜狗的天堂。

再加上精良的剧组,不缺钱的预算,铺天的宣传,怎么也不会差到哪去吧?

但是看了两集后,Gigi却只感受到满屏的尴尬——

这究竟演的是爱情,还是春梦?!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剧,必须是“俗”。

女主周放和相恋5年的男友拍婚纱照,却意外撞破了未婚夫出轨。

和小三、渣男当场对峙,周放怒甩对方一巴掌,扬长而去。

她穿着婚纱出逃,拎着高跟鞋走在宽阔的公路上。

此时,对面疾速驶来一辆摩托车…

空荡荡的马路,车轮却不偏不倚踩到了婚纱上的一根线。

女主被狠狠甩飞,高跟鞋瞬间离地5米;车手(男主)更是伤势严重,轰然倒地。

等他们走出荒芜的公路找到小镇,吃上饭,喝了酒。

女主又很快醉了,神志不清地开始和对面的陌生人痛诉情伤。

“啊!我最爱的男人,背着我找了别的女人……”

好不容易等女主安详睡去,男主带着女主去开房。

你说巧不巧。

破旧小镇上唯一的旅馆,只剩下唯一一间寂寞的大床房。

第二天,女主醒来,和相处一夜、脸色冷淡的陌生人无言以对。

一个霸总风范,一个柔弱无助,于是他们……

他们……

打住。

出轨、分手、情伤,车祸、醉酒、共处一夜。短短十几分钟,狗血就撒了一地。

十年前的梦幻玛丽苏剧情,怎么又倒流回了?

事实上,遍数这几年的国产甜宠剧,你就会发现:

超过90%以上的本子,都没有逃脱过“狗血玛丽苏”和“寂寞傻白甜”的框架。

比起还算“稳定发挥”的《幸福,触手可及》,更过分的是前段时间的《彼岸花》。

当你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是否能想到——

这表现的是女主在车祸后,意识进入了某个空间??

并且在她绿草如茵的脑袋里,还有个自言自语的红衣少女。

熟读10年青春疼痛文学的姐妹,估计已经品出来了:

是的,这是她遗忘的记忆,而红衣女孩,就是主角自己

不仅如此,曾经深爱的男友,一直以为女主已经去世,直到再次与她邂逅。

时隔多年,跳海自杀后失踪的恋人改名换姓,重新出现在他面前,轻声问:你谁?

提问:他们要如何重拾自己的回忆与爱情?!

这部评分3.0的《彼岸花》,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小说,稳坐上半年第一烂剧。

(也不排除一山更有一山高)

有熟悉的角色配置:傻白甜+高冷精英,以及万年不变的失忆+车祸+重逢梗。

演技稀碎不说。

剧本改编一塌糊涂。情节上只保留了狗血设定,把原著所有心思勾连、情感内核全部丢掉。

不仅如此,还有男主大段矫情做作的旁白在耳边回荡。(尴尬到又抠出一座阿房宫)

剧情雷人,情节设计低幼,主角形体台词尴尬,只有空泛的“玛丽苏爽剧”设定。

一旦傻白甜傻到崩了,就冲着狗血一去不复返…

——这几乎是现下,所有国产甜宠爱情剧的通病。

《你是我的答案》里,女主差点被谋杀,重案组长奉命保护她。

结果她为了出去玩,故意打电话报警,理由是警察监视她。

《时间都知道》,女主穿越到10年前,找到了还不是她老公的男主。

每日骚扰发短信、送巧克力、邀请看演唱会……问题是,男主当时是有女朋友的。

这不是在名正言顺地当小三做绿茶吗?

而青春成长向的剧版《七月与安生》。

高中女生追男孩的方法是全天跟踪、尾随、监视。

写匿名认识信贴在男主家门口。

往他家里打没有声音的电话。

还给他发送病*邮件。

把年轻人的爱情整成死亡威胁剧本,真想问问编剧是哪个高中毕业的

不仅如此,你一定或多或少看过这些著名吻戏。

看完想让人立刻分手,发下*誓生生世世单身轮回的那种:

剧本烂演技烂也就算了,还要让观众承受这些冲击…

求求国产甜宠剧别再辣眼睛了!!

为什么总是乐此不疲地制造甜剧?

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不费脑。

大部分的甜宠剧,成本相对低,剧本容易构设,演员选择宽泛。

最重要的是。

对演技的门槛限制几乎为0:哭嚎、瞪眼、噘嘴,都是常态。

本来么,大家对小甜剧的期待也不高。

不要求输出高级价值观,也不强求讨论深刻的社会议题。

但凡人设清晰,架构完整,把故事讲清楚,评价都不会太苛刻。

但,不客气地说一句,甜宠剧的发展至今还很肤浅。

设定上,主角基本都是扁平人物。

什么意思呢?

分别贴上传统的“真善美”标签,实际性格单一、没有变化,全靠人物介绍撑着。

察觉不到角色的丰满血肉,只知道女主一定迷糊、善良,男主则高冷、精英,眼里只有女主。

一切剧情铺垫都是为了让男女主谈恋爱,制造从“相看两厌”到“非你不可”的反转,其他都不过是工具人罢了。

那怎么让他们的感情升温呢——

相遇必逢乌龙,见面制造误会,发展全是巧合,分开必须狗血,和好则看编剧心情。

管他现言古言,冤家还是青梅竹马,万变不离其宗。

哪怕是撒狗粮,都散发着一股工业糖精的气息。

千篇一律的摔倒梗,恶*女二梗,街角对视梗,游乐园拥抱梗…根本没办法跟着剧中人哭,剧中人笑。

是不是真把观众当傻子啊?

我们不是没有过好剧。

刘昊然、谭松韵《最好的我们》,讲校园成长与暗恋。

聪明却失意的男孩女孩,自卑并努力的同桌,一起逃课的前后座,叛逆的转校生,苦口婆心又懦弱的班长。

每个人都不够成熟、会犯错误,却也在各自闪光。多面复杂的性格一起撞上去,才有了真实怀旧的青春群像。

少男少女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是每个男孩都非得高冷面瘫有魅力,每个女孩都要制造“普通却善良”的陷阱。

去年的冷门好剧《我在未来等你》,男主又贱又怂,性格讨打不上进。

不认真的时候,常常气到女主一本字典直接甩在脸上。

可暗恋是什么呢?

是无心却动心的系鞋带,是大雨里捎来的一张海报,是做错事时的难堪和维护。

他们都不够完美,都在成长里探索自己,直面青春的迷茫和心动。

一个问题,“青春疼痛”真的能拍吗?

从《七月与安生》(剧版),《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到《流淌的美好时光》……一个接一个抢着成为史诗级的烂片。

每次看完,都让Gigi觉得不可以不忧伤、悲伤顺流也成河。

但,今年一部杀出重围的高分英剧《普通人》。

同样讲青少年的故事,同样是聚焦校园暴力。有个性冷漠被孤立的女孩,人缘极好却自卑的男孩。

在充斥暴力、性欲、糟糕的原生家庭环境里,镜头却始终对准男女主自身:

探索年少的悸动与性欲,尖锐地审视自我,在伤害别人里艰难成长…

原来狗血不是青春的底色,晦涩才是。

同样,在一众或苦或甜的爱情剧里,不是不允许离奇、狗血。

只是这些都应该是合理的铺垫,是为剧情、为人物的成长服务,而不仅仅是无意义的灌水和噱头。

这两年,大女主的设定极度吃香,“不走傻白甜”的口号越喊越响。

前阵子大热的《下一站是幸福》,女主是32岁没谈过恋爱、坚持自我的独立女性。

乍看惊喜,可细看全是经不起推敲的漏洞:

表面是大女主,实际是幼稚无脑的傻白甜。年过30还在幻想纯情的恋爱,职场身份是主管却表现得像个菜鸟实习生。

而主剧情,也依然是和小奶狗谈恋爱的玛丽苏幻想。

一边吃独立女性的福利,一边继续傻白甜,有意思吗?

这些所谓的女性向爱情剧。

拼命制造绮丽的爱情幻想,打造工业糖强喂给观众,就差在海报打上“甜!甜!甜!”的口号。

剧情却照搬十年前的旧套路,不是在谈恋爱就是在谈恋爱的路上。

可是当初那批爱看傻白甜的观众,早就已经步入职场、向往起了另一种现实人生。

而正年轻的孩子,也根本看不上这些古早的庸俗设定和故事。

从贤妻良母式到傻白甜到独立女性,不同的口味需求,映射的是社会的变化和人们思考的迁跃。

观众渴望看到的,是更丰满更有血肉的角色,更复杂更打动人心的情感;

我们也期待着,在单纯的爱情叙述之外,是否还能触发不一样的道德思考,探究人性的复杂与挣扎。

还是那句话。

爱情里,从来不是只有“甜”。

若只是停留在过去的辉煌里,永远也拍不出第二个《想见你》。

部分图片/网络

责任编辑/金田二

编辑/屁屁鸭

1
查看完整版本: 迪丽热巴,求求你别再为出轨渣男痛哭了